找到相关内容236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大圆满法加行 因果不虚(2)

    ,你一定要感受这些果报啊,我们今天讲得一清二楚了,现在还不明白那就没有办法了。一定要感受四种果报啊!逃避不了啊!在因果面前,谁也做不了主,一定要好好地忏悔,通过忏悔都能清净。业障没有功德,通过忏悔能...

    达真堪布 开示

    因果|大圆满法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8/08445788914.html
  • 人间佛教,薪火相传

    。因为,一个人如果没有发广大心,培养关怀众生的惯性,太早尝受到禅悦的滋味。那种舒适的滋味,会令人难以自拔的。为什么说是“逃禅”?因为世人在心灵空虚的时候,往往会逃避到五欲之乐中,暂时麻醉一下自己的感官...

    昭慧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189873.html
  • 佛说盂兰盆经解

    家人舍掉亲情,抛弃妻儿,不顾父母恩义,逃避上奉下养责任而去出家,这种荼毒,殆有韩愈之流一样的偏见,韩愈在他一篇原道里有这样的说:“子焉而不父其父,臣焉而不君其君,民焉而不事其事。&...生父母恩,这才是全报。   关于报恩,是每个良知自爱的孝子贤孙们,是不能逃避这种责任心的,在佛经说:“假使有人,左肩担父,右肩担母,研皮至骨,穿骨至髓,绕须弥山,经百千劫,血流没踝,犹...

    纯果法师

    孝亲|盂兰盆经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9/07191290072.html
  • 安康高僧大德

    于五代南汉乾和七年(949年)圆寂。北宋时与临济宗并盛,至南宋时逐渐衰落不传。   云门偃《北邙行》后来被明万历状元焦竑收入《焦氏类林》,文偃在诗中描写了死的不可逃避,如说:“前山后山高峨峨,丧车辚辚...

    李厚之 张会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51390322.html
  • 想知道自己命运的,不要错过--明华居士

    甚至自我惩罚,每次都决心改过,可是,当一遇到了「孽缘」,自己的「孽识」不能自制,却又再一次又一次的犯了!心中那犯罪感、挫败感、内疚、沮丧,不断的在折磨自己,很多人因为抵受不了,便只好逃避,离开了宗教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0333691030.html
  • “吓唬”和“勾引”不是真正的佛

    文化受惠于佛教,佛教在中国发扬光大”。我有一个困惑,佛教基本理论观点是人生既苦,而且是有八苦,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怨憎会苦、爱别离苦、求不得苦、五取蕴苦。好多人也因此认为佛教是消极的,逃避的,或者...

    西藏秦麦洛桑活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291555.html
  • 迈向佛家型般若治疗学的建立——以《金刚般若波罗密经》为核心的展开

    Self)的问题。当然这宁静的自我 并不是意味逃避,而是能够很活跃的在繁忙中操作。依田立克看来,最大的问题在于“人即使埋首工作时也能唤醒宁静自我吗?”久松以为当然可以,只因为当你正忙碌地准备讲课时,那超越...

    林安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4491607.html
  • 寒山·寒山寺·寒山文化初探

    子,因为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到他的文字驾驭能力,既有儒雅之作,更有浅近而高深的哲理。一位真正的贫农子弟,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和境界的。寒山很可能有着世家出身的背景,但又经历了不平常的变故,逃避至乡村,后...

    林锡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5591638.html
  • 关于姓名文化的宗教审视

    他们意识或潜意识中摆脱仕途烦恼、逃避现实困境、寄情自然风物、寻求精神超越的观念,却又实实在在与信仰层面的宗教,发生感应、共鸣和沟通。  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,文化有其地域差别,宗教对人名的影响也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60092099.html
  • 佛学大师:净土宗初祖慧远法师佛学思想

    僧众教》诏令天下,进行清理整顿天下僧尼。但诏文中特称"唯庐山道德所居,不在搜简之例。"   桓玄在诏令中,提到天下僧尼激增,寺庙竟相奢侈,出家僧尼有逃避徭役的,有犯罪出逃的,有游手好闲的,真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7461693244.html